在那片绍兴的女子文戏科班里,新新凤舞台悄然诞生。1929年的7月,是刘夏玖的一个决定性的日子,他选择了嵊县大洋村作为这个梦想的起点,并将其设立在黄泽镇老油车旁。任培根成了这所学校的教书人,而钟加昌则是他的助手。在这里,学员们不仅仅是学习戏曲,更是一家人的成员,她们来自刘和任两家的女儿,以及邻里的一些年轻女性。当她们入学时,就必须自行解决食宿的问题,而且还要轮流供师傅膳食。
任培根虽然是一个“落地唱书”艺人,但他从未上过台演过戏,因此在班内并没有教授基本功,只教他们一些启蒙戏,比如《七美图》等。艺徒们只需要背熟这些词笔录,然后在“串红台”时,在台上轮流背诵唱词,没有任何表演技巧,这让观众啼笑皆非,一时间四处传开讽刺声,甚至让科班一度陷入困境。
然而,由于镇上的布店老板钟庆云的资助,他们聘请了金荣水来执教。这位老师十分重视身段、表情、台步、手姿等基本功,所以短短三个月后,科班就焕然一新的状态出现了,再次吸引了一批观众。此后,由俞传真担任领班,他们开始在嵊县、新昌等地进行演出。每次演出的收入由师傅、后场以及领班三方共同评议分成。
艺术生的生活费起初只有零花钱,但到了第二年,他们便能按月拿到包银三四十元。一路走来,“新新凤舞台”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它也培养出了许多有名的小生、小旦、大生、小丑,如李艳芳(时髦牌)、魏素云、小旦叶彩金和王明珠,以及老生俞汉香,小丑袁金仙等。在1931年,随着钟加昌代替竺荣昌买下了科班,它得以前往宁波进行更大的挑战,并改名为“锦新舞台”。然而,在1932年的前后,“锦新舞台”最终在宁波、余姚和慈溪之间结束了它的一番风浪,最终散去了。但它留下的足迹,却深深地烙印在地域文化史中,为未来带来了无尽的灵感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