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1922~2001),一位杰出的鼓师与中员,生于浙江绍兴的艺人世家。自幼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从13岁便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为绍兴大班演员而闻名。在1940年,他迁至上海,并在林宝庆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越剧打鼓艺术。随后,他加入了一系列知名越剧团体,如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等,以其卓越的乐队伴奏技艺为观众所赞赏。
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胡寿华参与了百余部经典戏曲作品的演出,其中包括上海越剧院的一些代表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劈山救母》和《情探》,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音乐才能,也凸显了他对传统艺术形式革新与保护贡献。
此外,胡寿华还积极参与电影配乐工作,其锣鼓声响彻屏幕中的多部影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三看御妹刘金定》及《烽火姻缘》,为银幕上的故事增添了无尽的情感和氛围。他对越剧锣鼓点、板式以及板腔进行了深刻研究,并成功融合徽州地区传统锣鼓文化,使得越剧独具特色的鼓板技艺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学术贡献的一部分,胡寿华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和论文,其中包括《越劇常用錫鑼經》,這些學術著作為當時藝術教育單位提供了寶貴資源。他對於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貢獻巨大,並且是該專案重要資料之一。通过他的努力,无数年轻艺术家受益匪浅,而他留下的音乐遗产也将继续激励后来的创作者们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