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无线话筒的诞生和应用,它在戏剧舞台上的音响设备革新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它的出现,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演出场所,演员们都能清晰地将唱念传递到观众耳畔;它还让表演区域扩展无限,如上海那些文化广场和体育馆都能成为我们的舞台。否则,如果没有它,观众们或许无法清晰听到台词,或许连声音都听不见,这些都会妨碍我们对艺术的欣赏。而且,舞台上的无线话筒使用,并非仅在国外流行,而是在国内由于某些原因迟迟未被开发和使用直到1974年。当时,一家位于永嘉路文化广场旁边的地处上海华侨胶木厂,在上海越剧院的合作下,成功试制了无线话筒。这一年夏天,那里的试制组人员与越剧院负责音响效果工作的高立成一同,将装满了无线话筒设备和仪器的大黄鱼车运到了虹口区解放剧场。在此时,有一个现代小戏《半篮花生》正在该剧场进行,由男女合演组成的上海越剧院表演。那时候,无线话筒第一次尝试,就发生在这个戏曲团体中扮演主角的是张国华,他成为了第一个用过无线话筒的演员。开始的时候,无线的话筒并不是那么好用,一方面是控制距离、范围掌握不住,还有各种障碍不断;另一方面,是声音质量不好,从演员嘴里发出的声音又太大又噪声很多,不适合听觉,让人难以接受。对于艺术声誉而言,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很害怕去使用。但是厂试制组技术人员和音响工作人员决心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一面向着所有参与者解释说服,一面日夜奋战,不断进行调试测试。张国华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位理解力强烈的人,他并不计较个人利益,只想帮助大家。他积极配合他们。一番努力之后,无线话筒终于被成功研发出来。此后,那家工厂为了感谢张国华给予支持,便特意为他的声音量身打造了一套专门款式的手持麦克风送给他。
1974年的8月份,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地方戏曲学习样板戏汇报交流会上,也有人带来了京剧《审椅子》、沪剧《开河之前》、淮剧《拣煤渣》等作品。这也是中国首次利用无线话筒来展示各自地区独特的小说形式。此后的岁月里,无线話头逐渐普及开来,即便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小型戏曲团体,也愿意投入资金购买这种设备。不久之后,在80年代中期,大多数国家各地的地方性戲劇團隊也纷纷前来上海采购这些高科技工具,使得其影响力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