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的笔下生花正如徐玉兰在越剧舞台上的身姿一样高雅而优美

《唐伯虎点秋香》中的艺术魅力,如同徐玉兰的身高一样,既有韵味又不失真实。昨晚,在天津的谦祥益文苑,一场由北京越剧研究会越海越剧团演出的《唐伯虎点秋香》,以其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难忘。这个剧目,正如徐玉兰在舞台上的表现一样,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才华,也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次演出,是“庆国庆·天津越剧之友联谊会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联谊演出”的重要部分。这次活动,由著名的袁雪芬和丁苗芬倡议策划成立,旨在推广和弘扬越剧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伯虎点秋香》的演出,更显得具有特殊意义。

该剧由丁苗芬根据豫剧《风流才子》移植而来,其清新活泼、格调高雅,江南韵浓,使得这段脍炙人口的风流佳话再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侯学军扮演的小生角色,她1999年拜师徐玉兰,可以看出她对老师技术表达的一种敬仰。而许静、田淑芳、钱桂芳等人的表演也各具特色,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很到位,不断赢得了观众们热烈掌声。

小巧温馨的小型戏院内布置得十分精致,还挂着祝贺此次联谊活动横幅。即便是离开始还有两个小时时间,大幕之前,演员们已经认真化妆,这种热情与投入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热爱。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和支持越劇发展的人士,甄光俊教授观看完之后,对记者表示:“票友能成功上 演这样一台大戏实属难能可贵,其它方面则更令人赞叹不已。”他特别提到主角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细腻配合默契,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一幅画中,那种自然与融洽透露出一种专业水准。此外,他还指出了没有乐队只用伴奏带的情况,更突出了这些优秀表演者的功底。

总之,这场《唐伯虎点秋香》的现场,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古典戏曲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吸引人们并享受到其中美妙的声音与色彩。这不仅丰富了节日文化,也为两地票友提供了一次宝贵机会去交流学习,从而促进更多地区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戏曲作品尤其是越劇这一本土优秀艺术形式更加理解和欣赏。(摘自 《今晚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