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八相送高瑾越剧团的传统艺术探索

高瑾越剧团由一位名叫高瑾的艺术家于60年代初期在香港创立。随后,她将这个团队带到了香港,并在那里上演了一些经典戏目,如《梁祝》、《王魁负桂英》和《尤三姐》等。这场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高瑾对新表演风格的推崇,特别是她引入了新的唱腔技巧,这让观众们感到惊喜不已,即使京剧中的巨星郭小庄和曹复永也对她的表现表示了赞赏。

1985年,高瑾搬到加拿大,但1992年她回到了香港,并努力重组“高瑾越剧团”。这次重组中,她邀请了一群经验丰富的艺人加入,包括王文燕、冯美玲、郑美云、张育华、林显源和张雅蕾,以及老生陈小楼和老旦张天凤。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还特意邀请上海越剧院的单仰萍以及导演童薇薇来加盟。她们共同制作了《红楼梦》,其中单仰萍饰林黛玉,而童薇薇则饰紫鹃。这个版本以其独到的风格赢得了广泛好评,《民生报》甚至称赞它为“全新行头包装”。

尽管成员都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团队一直处于一个时兴时停的情况。但为了传播中国文化,高瑾女士致力于将越剧带到台湾。在成立“中国越剧学会”并组织学术研讨会之后,她还开设了越剧班并自任教员,不仅免费教授技艺,还筹集资金定期举办表演。

再兴青年越剧团成立于1965年9月25日,由周弥弥小姐主持筹备工作。他们首次公演的是《打金枝》,之后正式成立并定居在台北市南京东路五段。周弥弥担任团长,其目标是通过舞台艺术振兴越剧。此外,他们通常与其他著名艺术家合作,如吴燕丽(被誉为“越劇皇后”)以及喇叭花等人。

该团体的一部分成员来自大鹏大学或大学毕业,他们拥有多才多艺,其中包括小生王莺华、小丑叶惟钧等。而导演阵容则有吴莉莉、童薇薇、林光曾及宗富梅等人。这份多才多艺的人手使得他们每一次台北公演都能引起轰动。

80年代两岸开放后,该團體还与上海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及徐玉兰合作,并且邀请史济华、小芳汪秀月刘丽华等人参与,使得两岸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周弥弥甚至前往拜访傅全香学习。

该團体曾上 演过许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林投姐》、《皇帝与村姑》、《孟丽君》、《梁祝》、《状元及第》、《杨贵妃》、《宝莲灯》(白蛇传)、新盘夫索夫)、王魁负桂英)、花中君子)、汉文皇后】(_林黛玉与紫鹃)。由于她的卓绝表现,被誉为“ 越劇皇后”。

1986年,周弥彦率领團隊访问美国,在纽约市内知名之地——林肯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表演,其中包含 《王魁负桂英》,连续数场客满获得高度评价,并荣获亚洲最杰出艺术奖项。在此之后,再次访问美国,在纽约、新罕布什尔州波士顿及洛杉矶进行表演,以展示更多精彩内容如 《盘夫索夫》(盘龙飞)及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后一次海外巡迴是在1997年的夏季,当时他們訪問美國,並於紐約、新華盛頓與洛杉磯進行各種戲曲展現,其中包括「金枝玉葉」、「西厢記」、「狀元及第」。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