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瑾越剧团由一位来自上海的演员高瑾女士于1960年代初期在香港创立。高女士在1966年底搬到台湾后,重新建立了这个团体。在她的带领下,上演了一系列经典戏曲,如《梁祝》、《王魁负桂英》以及《尤三姐》等。由于她对新表演艺术的热情和对唱腔技巧的革新,她成功地将新的风格带到了舞台上,这让观众们深受感动,连京剧名伶郭小庄、曹复永都对此表示赞赏。
1985年,高瑾移居加拿大,但1992年又回到中国。她为了重振“高瑾越剧团”,邀请了一些著名的越剧艺术家加入,并与上海越剧院合作,将经典作品《红楼梦》搬上了舞台。这次演出中,她饰演贾宝玉,而单仰萍则饰演林黛玉,童薇薇饰紫鹃,张天凤饰贾母等。此外,还有冯美玲饰王熙凤、郑美云饰王夫人等多位明星参与。该戏在1992年的11月于台北县立文化中心举行,这场盛大的表演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的越剧风格,也赢得了广泛好评,《民生报》称赞它是“全新的面貌和编导”。
尽管每一次表演都充满挑战,因为成员都是非固定人员,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努力以维持团队运作。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持致力于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为了推广越剧,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而精彩的艺术形式,他们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成立“中国越剧学会”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开设培训班免费教授技艺,并筹集资金定期举办表演。
再兴青年越剧团是在1965年的9月25日,由周弥弥小姐发起成立,以恢复并发展这一传统艺术为目标。这支队伍最初以《打金枝》的首次公映作为标志,然后正式成立于同年的11月10日。他们专注于通过各种合作项目,如与其他音乐家和乐队联合表演,以及招募来自大鹏及大学毕业生的成员,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声音。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开放,一些知名的人物如傅全香、徐玉兰、史济华等也开始跨海来台共同参与这些活动,使得两岸之间对于这种古代戏曲形式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而周弥弥本人也曾前往学习,并拜访过傅全香老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再兴青年越剧团继续通过其独特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并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给周弥弥“亚洲最杰出的艺术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