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风光中越剧老姐妹团聚重逢回顾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艺术演变

百年越剧之际,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纷纷回到了他们的故乡嵊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傅全香和金彩凤等老一辈越剧演员的重聚。"莺莺"袁雪芬今年85岁,在上海生活了60多年,这次回到娘家,她首先去了父母的墓地,然后是曾经学习戏曲的地方,再去东王村回顾历史。在东王村古戏台前,袁雪芬深情地说:“我,是嵊州的女儿。”

据悉,为纪念越剧百年,嵊州将建立“中国越剧文化艺术中心”,每位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都将有一个个人纪念专馆。

昨天,回到嵊州的袁雪芬非常激动。她说:“以前,我离开这里的时候,这里很穷,但现在回来感觉变化太大了。但乡亲们对越剧的爱却没变。我到几个老戏台转了一圈,有很多老戏迷看到我,他们对我很亲切。”她还提到,“越剧能有今天,这段历史不简单。当我们刚来上海时,越剧并不受欢迎,我们吸收了电影、话剧和昆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对自己进行改革,使得我们的作品更加吸引人。”

王文娟,也就是昔日的小花旦“林妹妹”,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导师,她培养出了20多位门生,并且她的学派遍布全国。这位传奇人物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分享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关于越剧的话题。她提到,当初她就因为唱腔而受到师傅竺素娥青睐,被教导成为小旦,而她的脸庞小巧正适合扮演花旦角色。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现代越剧演员与观众之间距离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常规表演场所或者演员与观众沟通少化造成。票价高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普通观众难以承担如此昂贵的事务。而海派 越 剧则在杭州舞台上取得成功,让年轻观众喜悦,同时也有人私下嘀咕为什么不改变传统服装?对于这个问题,王文娟解释道,不变旧底子戏服力求保持原汁原味,以保留那个时代的情景感。新式服装则不断改进,如《蝴蝶梦》、《赵氏孤儿》、《虞美人》等作品中的更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