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越剧十姐妹绽放之地

在1982年的春节期间,上海越剧院的慰问演出队分两路前往上海缝纫机二厂、无线电十八厂、棉纺十二厂、皮鞋厂、手表二厂和毛纺七厂等单位,为工人们带去欢乐与鼓舞。接着,虹口越剧团的《沙漠王子》在中国剧场上演,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2月1日,上海越剧院为接待来访的日本文化代表团,在人民大舞台举办了一场特别演出,包括曹银娣和董觉君主演的《拾玉镯》,金采风和陆锦花主演的《盘夫》,以及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的《西园记》第三场。范瑞娟、张桂凤和吕瑞英则以精彩绝伦之姿诠释了《打金枝》。

随后,《西园记》的电视版,由上海电视台播映,并荣获“金鹰奖”,进一步提升了越剧的地位。此外,浙江艺术学校进修班30余名青年艺术家进行了到上海越剧院学习交流,他们受到了袁雪芬和吕瑞英等老一辈艺人的指导。

5月份,一支来自日本松山电视制作组的人员录制了一系列关于越戏的小短片,其中包括左玲与周勇强共同表演的《挡马》,以及赵志刚与孙智君合唱的情诗——《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同期还有一次香港访问,与当地票友合作呈现了一场充满活力的京劇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6月至7月间,一些著名海外戏曲爱好者如奥地利学者洼田晋治、日本人库拉诺维奇博士,以及印度文化关系协会主席卞玛拉德·恰杜巴蒂亚夫人等,对上海越剧展开了解并进行访问。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国内外对越剧艺术价值认识,也为其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