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9月,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办起第一个女班,到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绍兴文戏男班和女班并存,同时出现男女混演,这一时期是越剧的成熟期、男班的鼎盛期、女班的发展初期。
绍兴文戏称谓之由来,小歌班在上海苦苦奋斗了近五年,由茶馆演出进展到中等戏院演出,这个来自浙江嵊县的新兴剧种受到人们的关注。1921年9月16日,由费翠棠、颜焕亭等组成的戏班演出于第一戲院,当天,《新闻報》广告首次刊出“紹興文戲”之名。
绍興文戲時期分紹興文戲男團時期和紹興文戲女團時期,這一時期是越劇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候,男子與女子扮演各自擁有自己的劇場空間,不僅藝術表現得到了更廣泛的情感共鳴,也為後來女性在舞台上的崛起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這個時代也見證了男子與女子對於自己所屬劇種未來發展態度不同。男子方面,由於意志衰退以及後繼無人的問題,使得他們對於未來發展缺乏信心,而選擇退出舞台或轉往其他領域。而女子則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劇種中,以培養後繼者為目標,不斷推動自己所屬劇種向前發展。
總結而言,紹興文戲時期不僅是一個藝術上昇華的地步,更是一個社會文化變革的大幕拉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面臨挑戰並逐漸融入新的社會環境,以及女性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多舞台機會,並最終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