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三篙恨》,这部戏的故事源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发生在姚北的一个真实事件。在那年的七月二十三日,凌晨五点钟,二塘头海堤被潮水冲垮,一片汹涌的浪潮中,村庄与人畜一起被水淹没。就在这场灾难中,一位姑娘怀抱着两只皮箱,在滚滚浊浪中漂泊,她遇到了一艘小船,那艘船上有个脸上有刀疤的后生。这位姑娘将皮箱推给他,以图求救,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后生竟然将皮箱捞进了船舱,却不救人反而用力推下姑娘入水,并连续打了三次鼓声,然后独自摇着小船回家。
这段悲惨的经历并没有结束。幸运的是,这位姑娘玉凤得到了一个渔夫的帮助,他们结为兄妹关系,并且玉凤选择回到她早已定亲的人家。但当她洞房之夜发现新郎竟是黄金龙时,她深感绝望。而她的婆母则请求她不要揭露这一秘密,只让她在家里带发修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江良探寻他的妹妹玉凤,他得知了所有的事情并劝说玉凤向官府告状。但就在此时黄金龙阴谋纵火烧死江良,而一位忠心耿耿的小婢女在夜色中逃去报警,但最终却遭到了毒药所伤,被迫成为哑巴。
之后,黄善婆假意为江良建造了一座亭子,并带领玉凪前往吊祭。在那里,他们巧遇那名失声的小婢女,但是由于她的哑巴,也无法透露任何信息。然而,当县令登门来祝寿时,江良、婢女和玉凪终于能够面对面地诉说他们遭受的苦难,最终得到巡按赵御史介入,将冤情昭雪。此刻,我们通过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些古代社会中的权势与弱者的矛盾,以及人们为了公义和正义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