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无线话筒的诞生和应用,它在戏剧舞台上的音响设备革新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它的出现,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演出场所,演员们都能清晰地将唱念传递到观众耳畔;它还让表演区域扩展无限,如上海那些文化广场和体育馆都能成为我们的舞台。否则,如果没有它,观众们或许无法清晰听到台词,或许连声音都听不见,这些都会妨碍我们对艺术的欣赏。
舞台上使用无线话筒,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而在国内,由于某些原因,它迟迟未被开发和使用。直到1974年,一家位于永嘉路文化广场旁边的地处上海华侨胶木厂,在上海越剧院的合作下,成功试制了第一套无线话筒。那一年夏天,试制组人员携带满载着这些设备和仪器的黄鱼车,与负责音响效果工作高立成先生一起前往虹口区解放剧场。在那里,他们即将进行的一次重要测试——男女合演现代小戏《半篮花生》正好正在该剧场进行。
那时,无线话筒第一次亮相,也是在这部戏中扮演主角的张国华成了第一个尝试者。当时,他的声音通过那个初期版本的无线话筒传送出来,不仅距离掌握不住,而且音质差、噪音大,使得观众难以接受。这对于一名演员来说,对自己的艺术声誉有很大影响,但张国华却表现出了识大体和团队精神,没有计较个人利益,只是积极配合技术人员。
厂方与越剧院共同努力,不断调试改进,最终使得这个革命性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为了感谢张国华的大力支持,他们特意为他制作了一款专门针对他的声音设计的小型无线话筒作为礼物。在1974年的8月,一系列包括京剧、沪剧、越剧等多种地方戏曲参加的一次汇报演出活动中,无线话筒再次发挥了作用。这标志着这个时代新的开始,无线话筒逐渐走入每个国家戏曲界的心脏,从此在国内各地流行开来,即便经济困难的小型戏曲团也要投入资金购买这种先进设备。
到了80年代,每当全国各地的小规模戏曲团想要更新他们的手段,都会寻求从上海采购最新最好的无线話機。我相信,那时候,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就像今天一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微弱的声音想穿透环境,只需轻触按钮,便能确保每个字每个节奏都精准传达给远方的人们。而这一切,是因为那个简单而又伟大的发明——无線話機,让我们的故事更美,更真实,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