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无线话筒的诞生和应用,乃是戏剧舞台音响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改变了演出环境,无论是在狭小还是宽敞的场地,演员的声音都能清晰传递给观众;它也拓展了表演空间,使得像上海文化广场和体育馆这样的非传统地点也能成为越剧的舞台。没有无线话筒,观众可能难以听到台词或声音,这会严重影响艺术欣赏体验。在国外早已普遍使用无线话筒,而在国内,由于各种原因,它的推广使用相对滞后。直到1974年,一家位于永嘉路文化广场附近的地处上海华侨胶木厂,在与上海越剧院合作的情况下,将无线话筒试制成功。那年夏天,当时负责音响效果工作的高立成与试制组人员一起,用装载着设备和仪器的大卡车前往虹口区解放剧场。当时,上海越剧院正准备在该剧场上演现代小戏《半篮花生》。无线话筒第一次尝试,也就发生在这次排练中,其中扮演主角的张国华成了第一个尝试者。他在初期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无法精确掌控声音距离和范围,以及障碍物造成的问题。此外,声音质量不佳,让人听起来像是炸弹爆炸一样,有噪声,而且很难听,使得观众感到不适。但为了维护自身艺术形象,有些艺人并不愿意采用这个新技术。不畏艰险的是,那里的技术团队以及音响工作者,他们决定克服这一挑战,并且夜以继日地进行调试、改进。在几轮调节之后,无线话筒终于成功运用。这一成就被厂方作为对张国华积极配合的一种认可,他还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特殊设计以符合他的嗓音作为礼物。在1974年的8月份,一系列包括京剧、沪剧、越劇等多个地方戏曲样板戏汇报演出活动中,无线话筒再次发挥作用。这次活动让无线话筒逐渐走向全国各地的小型及大型戏曲团体,以至于即便经济紧张的小型团体,也不得不投资购买这些设备。而到了80年代,不少地区性戏曲团体纷纷来到上海采购新的无线话筒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其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