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松年(1904~1983),是一名画师。我的曾用名是刘善云、刘磊,我号称四明山樵。我出生于浙江省宁波。这一切都始于1916年,当时我小学毕业后,从父母那里学起画来。随后,我跟随父亲去北平的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绘画与戏剧之间的奇妙联系。
1930年,我来到了上海,在这里我花了两年的时间专注于古代绘画。不过,这段经历很快就被新的机遇所取代。1932年,我回到了家乡,在宁波开明街上为商业广告服务。当时的生活充满了变化和挑战。
然而,我的心仍旧渴望回到舞台世界。在1938年,我再次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程。这一次,我先后进入了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担任画师。一系列新的经历在这里等着我,那些都是关于舞台美术设计与实践的宝贵经验。
1944年的某个日子里,我的旅程带我走进丹桂越剧团。我在那里开始负责布景设计,而不到五年的时间,就转投玉兰越剧团继续我的职业生涯。那之后,又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即1952年,便加入了少壮越剧团,一直到退休才结束了这场长达几十年的演艺之旅。
回想起来,那些初学阶段得益于家传技艺,以及数十载丰富的人生经验,使得我的技艺渐渐成熟,最终成为了一位在越剧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在1962年的某个特别之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邀请函将消息传达给我——要去上海戏剧学院,为舞美系学生们上一堂绘画示范课。我那天当场挥毫泼墨,将一只虎形象鲜活地跃现纸上,其气韵感染人,让围观师生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尽管如此,即便面对众多同行间争夺荣耀与利益的情境,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坦诚的心,不愿意为了虚名而动摇,也因此赢得同行们无尽敬重。他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是他教会我真正意义上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以此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