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源自20世纪初的浙江嵊县(今嵊州),起初简陋,伴奏以笃鼓檀板,称“小歌班”或“的笃班”,后遍及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中国地方剧种中历史最短的一支。1916年,它迁至上海,与绍剧合流,将其唱腔融入自身,同时吸收京剧舞蹈艺术,并获得了“绍兴文戏”的别名。最初,以男性演员为主体的“男班”曾是绍兴文戏代称,但随着1923年的女演员组成“文武女班”,两者并存,“男班”逐渐被淘汰。
抗战时期,在上海发展壮大的有姚水娟、筱丹桂和尹桂芳等,她们主要表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展现了越剧独特魅力。金芝堂创造的“落地唱书调”,施银花首创的四工调,以及袁雪芬与周宝才合作创作的尺调腔和弦下腔,都成为越剧传统音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45年,袁雪芬倡导借鉴话剧昆曲,对越剧进行革新,这一系列改革深刻影响了越剧发展史。在此期间,一批杰出演员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三花一娟一桂(姚水娟筱丹桂)以及马樟花屠杏花竺素娥,不仅在艺术上取得显著成就,还对后来的更多女性演员产生了激励作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47年的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手打响《山河恋》的序幕,他们不仅推动了艺术创新,也赢得了一致好评,并引发党内外对于地方戏曲特别是越劇文化保护意识的大幅提升。这些先锋人物,如陆锦华张云霞,以及王文娟,其影响力跨越多个时代,为未来几代人树立榜样。
今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越剧继续通过新生力量茅威涛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方亚芬吴凤华陈飞萧雅陈颖韩婷婷华怡青王君安胡敏华章瑞虹等人的努力而焕发活力,而浙江的小百花团和上海红楼团则以卓异表现闻名于世。此外,由浙江省成立之浙江省实验话劇院所编排执行的人物大戲《紅樓夢》(由錢惠麗飾林黛玉)、電視劇《追魚》(由陳飛飾白雲雕)更进一步增强傳統戲曲於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力。(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