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的世界里,浙江传媒学院的徐达军与蔡轶,他们不是闪耀的星座,却一颗颗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比如说,徐达军曾经亲手创建戏曲社,从写章程、贴海报到招会员、排节目,一群志同道合、无所畏惧的年轻戏迷在一起便是一个节日。于是杭州的每一个剧院都烙印了他们的足迹,每一家音像店都存留着他们的身影。
排练条件艰苦难不倒他们,演出设施简陋吓不怕他们。他们可以挤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滨江参加一台演出,也可以饿着肚子四处奔波赶场看戏。这等艰辛而又快乐!——摘自徐达军《走出校园一个人生活》
徐达军说,他也许不是个好社长,但我们的社员一个个都是好样的……每当在校园里,与不同戏曲社的可爱家伙们聊天,总会忍不住生出小小的感动。在越剧2004中,他们实现了学校戏剧社从无到有的突破,即使警官学院20周年校庆还点名要了我们的越剧乐舞《惜别离》。
新任社长蔡轶接过“帅印”,她学化妆攒“家当”,成了“小跟班”,要建网站。她能担当“一把手”全凭深厚的演唱功底。不过,她谦虚地说,与我同一届,还有许多实力强的人。而且,她和前辈徐达军一样,都迷恋于越剧也是从小耳濡目染开始。
蔡轶现在已经成为临安越剧团的小跟班,为元成村农民送戲。她准备将送戏进行到底,将敬老院、福利院和学校附近农村作为目标。而且,她还准备将送戏进行到底,让更多人被越剧俘虏。在设计社会活动页面上,蔡轶展示出了她的才华,就像是在编织故事一般,用心地记录下这些宝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