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起了1952年春天,全省文工团在学习结束后,于5月17日重新组建了浙江省文工团。这次成立以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为基础,并吸纳了一部分文工团员组成歌剧队一队,我们继续发扬传统的女子越剧,以演古装戏为主。这种形式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让我们能够保持和发展我们的独特艺术风格。1953年6月,文工团被撤销并分成了浙江歌剧团与浙江话剧团。9月,歌剧团又更名为浙江越剧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地进行演出,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技艺。
到了1957年5月7日,一、二两队分别独立成为两个单独的单位,其中一队定名为浙江越剧一團,共有82人。1964年开始,我们逐渐实行男女合演,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它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表演内容,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越劇中来。
1965年,我们接受了一批来自省文艺学校的新生,他们首次毕业时多数选择加入男女合演的现代戏制作中。此外,在60年代末期,由于政治原因,我们的一些成员被分配到各个工厂工作,这对我们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79年4月,我們恢复了建制,但由于历史变迁,大多数人员已经更换,因此只有近70人。在1985年的4月,我們正式成立了浙江越劇院,更名為“浙江越劇院一團”,编制50人。
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們综合艺术力量雄厚,拥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是全省女子越劇的中心和示范单位,为推动和开创了全省越劇發展中的鼎盛时期。我们曾经多次接待外国元首和文化艺术代表,与他们进行招待演出与文化交流,使得我的国家获得巨大的荣誉。我还记得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过《胭脂》这部作品,他赞赏地说:“这是一个好戏,可以和《十五贯》媲美,可以招待外宾。”这样的评价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在那段时间内,我们主要表现出了许多古装戏,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由香港华文公司拍摄成彩色电影)、《张羽煮海》、《秦香莲》等,以及现代戏如《三八水库》,《跃进的道路》,以及一些小型舞蹈作品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赢得了观众和业界人的广泛认可,也使我个人感到无比骄傲。
在那个时代,我有幸参加过各种重要活动,如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 团赴舟山慰问演出,以及前往金华慰问归国志愿军等活动。这不仅增强了我作为一个公民应尽之责,也让我见识到了不同地域人民的情感相通性及共同抗争精神。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角色发生变化,从专业表演者转变为了领导者。我担任过不同的职位,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导师,再到管理层,每一步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使命。而现在,当回望过去,那些经历仿佛浮现在眼前,让我再一次感受到那些岁月里的热情、坚韧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