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越剧浪迹天涯的名段欣赏
在浙江省委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对戏曲新人的培养得到了大力发展。1982年,从全省2000多名戏曲学员中选拔出400名参加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并有200名新秀获得“优秀小百花奖”或“小百花奖”。这次盛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从70多个专业越剧团中精选出的40名越剧新秀,她们平均年龄只有18岁。
为了让这些年轻的艺术家能够迅速成长并展现他们的才华,浙江艺术学校接收了她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这里,她们接受了来自京、昆、婺等多个剧种著名艺术家的亲传技艺,并受到了优秀导演、作曲家、舞美设计师以及乐队人员的悉心指导。同时,省内著名剧作家为她们编创了创新剧目,并组织了一系列精心排练,以确保每一场表演都能达到高水平。
经过一年的集中训练,在1983年的9月3日,28位最具潜力的青年艺人被精选出来组成了浙江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这支团队首先在杭州胜利剧院进行了预演,其中包括大型古装戏《五女拜寿》、《汉宫怨》、《双玉蝉》等,以及传统折子戏《楼台会》、《何文秀·哭牌·算命》等十余部作品。
随后,这支团队于1983年11月赴港进行首次海外巡迴 演出,他们以惊人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这种成功不仅使他们自己信心倍增,也为国内外对中国越剧产生了深刻印象。此后的几年里,他们又陆续访问上海、北京、长春、南京等地,以及其他国家如香港、新加坡、日本等,这些海外之行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的地位。
除了茅威涛这样的明星人物,还有许多其他青年演员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线明星,如董柯娣、何赛飞等。她们不仅在国内获得无数荣誉,更是将中国 越 剧带入到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
至今,这支由胡梦桥、高润基任主要领导的小百花团仍然是一面耀眼的旗帜,它代表着新时代越劇与戲曲團體精神——优化组合、大胆创新敬业奉献与精诚合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小百花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为整个戏曲事业贡献出了巨大的思想与艺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