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民营剧团百舟竞渡越剧演员何英现做新花样

浙江嵊州,越剧的发源地,以其独特文化魅力,被誉为中外闻名的越剧之乡。1996年,该市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至今已拥有民营剧团近百家,每年演出时间超过8个月,总计450场以上常规演出。全市从艺人员达3000余人,她们既能精通传统戏曲,也擅长路头戏,最主要的流动演出区域集中在江、浙、沪三省一市农村和集镇地区,自2001年起累计达15850场,总收入超1300万元。

民营剧团运作方式通常是通过自愿组建、自主经营、自备服装和舞台设备、自办伙食以及自定分配等手段来组织活动。他们的收入来源于广泛的演出地域和多样的演出场次。其中,一些常规性表演团队几乎每个都具备上百场不同剧目的台基能力,每年的平均表演次数高达450场,有的甚至达到580场。

为了培育和推动民营剧团发展,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繁荣活跃的市场。嵊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以建设越乡文化名市为目标,并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将越剧作为传统与特色,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桥梁和纽带,以及无形资产财富,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整体推广。在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区社劇團管理組”,给予政策引导、管理指导及业务辅导;在1996年的建设越乡文化体育特色城市战略中明确将培育民营剧团产业作为标志之一,并列入具体规划中;要求文化部门像重视国办剧团一样重视民营劇團,把无形资产转化为产业效益,在市场上打响越乡品牌。

其次,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全方位服务,对于服务主要围绕开拓农村集镇等区域市场进行,并通过利益驱动鼓励其搏击市场,如举办中国领带节,为各地经理人提供商机建立关系;组建市级 演出公司开发农村网络,为创造更多商业机会;注重培养经纪人队伍,加强情感服务以增强政策观念及行业意识。

再者,以《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规范管理,全面的执行证照制度保证质量;印发通知加强管理并逐步规范促进发展规定;成立嵊州市演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教育促进有序发展健全联络员制度结合起来工作。而且利用该市艺校优势开设短期速成班输送新力量,还有定向培训班对抗需求,一方面培养业余骨干另一方面学校兴趣班让小小越劇團成为基础训练平台已有800多人进入了 民營劇團行列。

最后,即使面对挑战,如由于松散管理导致艺术质量下降或违规操作,但嵊州行政部门适度引导合理规范,让这些机构得以健康稳定发展。而即将到来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将国有与民营不再区分,只看你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不禁令人期待:真正展现实力时,你们又会怎样?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