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算戏曲吗揭秘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

越剧,源自浙江嵊州(原嵊县),曾称小歌班、笃班、绍兴戏剧等。1925年上海《申报》首次用“越剧”称呼,1938年多数戏班改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越剧”,前身是19世纪末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1906年,小歌文书班演变为农村草台演出,以男性艺人为主,音乐沿用[呤哦调]。1917年初入上海,于1918年立足。1920至21年组成第一支专业乐队,用丝弦伴奏取代人声帮腔,是[正调]时期。

1921-22年男班改称绍兴文戏,在嵊县女班出现。30年代女班大批涌现,与男班并存,有男女混演。在音乐上有[四工调]时期。

1938起女班去沪增至36个,而男团逐渐衰落进入女子越剧时期,以姚水娟等进行改革,为新 越剧奠定基础。

1942-44年的改革使得袁雪芬等创造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成为主腔,并形成流派唱腔至今。此外在1950年代走向全国,对外文化交流,并探索男女合演取得经验与成绩。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遭严重摧残,但1976年的粉碎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振兴,十三个流派唱腔得到总结,以及优秀作品大量涌现。

80年代后期面临挑战,大部分专业团体撤销,但浙、江、沪地区依然有群众业余活动继续传承。这门古老艺术在新的形势下仍积极深化改革探索,不断走向辉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