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乐清县新民、共合两个越剧团合并为越剧团,以丰富的演艺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5年,在完成了对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手续后,该团更名为乐清越剧团。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曾经辉煌的艺术阵容被迫解散,许多演员加入文艺宣传队,转向表演“样板戏”与歌舞节目。
但这段艰难时光并未能阻止乐清越剧团的心灵之光,它们在1977年的重生中找到了新的活力和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队伍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改革自我,最终在1979年的上海、杭州等地成功上演了一系列受欢迎至极的作品,如《双玉蝉》等,使得这个名字再次响起于人们耳畔。
那一年,一批新星崭露头角,其中包括花旦张腊娇,小生王少楼,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并获得了浙江省内外多项高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队伍继续培养出了一批一批有才华的人才,如丁绿云、周雪芳、张金花、竹艳玲、裘莲英、林福娟以及王新花等,而导师方裕富、陆贞芳、陈婉玲和杨鹤鸣则是他们精湛技艺的大师指路人。
近些年来,乐清越剧团不仅凭借其独特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心,让更多优秀作品如《莫问奴归处》、《野山菊》、《汉文皇后》、《沁公主》、《倾国佳人》走进千家万户,而且还荣获省市戏剧节会演中的多个奖项,其中《洗马桥》的成就尤为显著,它荣获第七届中国戏曲节优秀演出奖。这一切都证明了该團作为一支代表性强度极高的越劇團,其影响力已经远超地域限制,无论是在北京还是香港,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事迹。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挑战,该团已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知名的大型越剧表演集体,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且曾三次入京献礼于中央领导。在2000年11月的一次特别邀请赛中,他们在香港也收获了一番赞誉。此外,还有超过30家新闻媒体撰写评述或报道,以及中央电视台及浙江电视台播放过录像版,更有一本磁带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这一切都让乐清 越 剧 团 成 为 越 剧 演 出 团 体 中 的佼佼者之一。而它曾几何时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一级剧团”,其领导层历任陆贞芳、高志良、何小平及蒋振喜等人,他们都是该单位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