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乐清县新民、共合两个越剧团合并为越剧团,此举旨在汇聚力量,为传承这门艺术形式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团体在1955年正式登记成为职业剧团,并更名为乐清越剧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曾经活跃于舞台上的艺术集体遭遇了解体,但幸运的是,一部分演员能够加入文艺宣传队,以此来继续他们的表演生涯,只不过改演一些样板戏和歌舞节目。
1977年,乐清越剧团得以重建,它们带着对恢复正常表演生活的渴望,再次踏上了舞台。这个时期,他们致力于探索新的表演方式,同时保持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这一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在1979年的上海和杭州巡迴演出中,他们上演了一场名为《双玉蝉》的戏曲,使得整个地区都震动了一番。其中,小生王少楼和花旦张腊娇凭借他们卓越的表现而受到观众青睐,他们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小生和花旦。
除了这些知名人士外,还有其他许多杰出的主要角色,如丁绿云、周雪芳、张金花、竹艳玲、裘莲英、林福娟以及王新花等人。此外,导 演方裕富、陆贞芳、陈婉玲以及杨鹤鸣也在这一时期给予了宝贵的一份力量。
近些年来,这个剧团培养出了许多新晋小天后,如张妙玲、高红霞以及李美凤等人。他们以其独特的声音与风格,为这个古老但永恒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在省市戏剧节会展中,该剧院多次获得奖项,其中《洗马桥》更是荣获第七届中国戏曲节优秀作品奖。
自从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走访了全国各地,不仅限于江南,而是在1985年的冬季还首次进入北京,并在中央领导面前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而2000年11月,当该公司应邀前往香港进行一次特别活动时,也再次赢得了赞赏。当时,有超过30家新闻媒体撰写评论文章并报道此事,而央视及浙江电视台也将它们的一些现场录像播放出来。此外,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磁带,也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到这个伟大的艺术群体。
至今,该集团已成为了越剧界的一个重要成员,被评选为多次“浙江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及“一级国家级话剧”。历任主要负责人的名字如陆贞芳、大卫·李云尧、小提琴手张腊娇、新星陈婉玲以及翁小根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仅是一位导师,更是激励者,是促使人们追求卓越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