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1922~2001),一位杰出的鼓师与艺术教育家。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他,自幼便被艺术氛围所包围,13岁便拜师学艺,为绍兴大班演员的身份而骄傲。在1940年迁居上海后,他在林宝庆的大成门下学习了越剧打鼓技艺,并加入了一系列知名越剧团体,如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等。在这些经历中,他不仅深入理解了越剧的乐理基础,更是将个人创造性的锣鼓点融入其中,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胡寿华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一共参与了百余部戏曲作品的演出,其中包括上海越剧院的一些经典之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等。此外,他还为多部电影配备了鼓板配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等,这些作品都让他的音乐贡献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除了舞台上的表现,胡寿华也致力于对越剧鼓板技艺进行整理和研究。他通过对徽州地区及嵊、绍民间锣鼓文化的深入挖掘,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越劇 drumming 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且富有表现力的音乐风格。这份创新精神使得他的著作如《越劇常用锣鼓經》,《越劇過門及唱腔伴奏》,以及其他十几篇关于板式分类和应用的小册子,都被上海戲曲學校及其他藝術教育單位廣泛采纳,其中一篇文章《越劇锣鼓的分类及應用》,甚至成為了專門集結各種戲曲音樂資料編纂中的重要參考文獻——《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的撰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