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落地唱书”曲调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和佛曲中的“宣卷调”。这些曲调随着艺人们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几种基本的唱书调。[四工合调]、[哀哀调]、[呤哦调]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唱书调。
[四工合调]流行于嵊县剡溪以北地区,其曲风纯朴简单,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由于其板式单一,没有固定的格式,演唱者可以根据情绪需要灵活变化,并常在词中垫进方言土语,以增加趣味性。因为它的曲尾帮腔都用“四工合上尺”作为衬字演唱,所以称之为[四工合调].
哀哀調是一種較為舒展且廣受歡迎的調子,它們都曾經在當時廣泛傳播。
而呤哦調則是最有代表性的調子之一,它不僅流行時間長,而且形式也相對完整,对越劇音樂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種調子的藝人曾將其稱為湖州曲藝三跳所吸收融化出的因素,因此得名於此。
由於南北兩派藝人的不同風格和特點,這些呤哦調分成了南調和北調兩大類別。在南部,有著夸大的旋律、粗犷有力的表現以及明快活潑的情感色彩,被稱為喊風高低(或開口高低)。這些特點使得南部的呂阿悠轉變成為了越劇的一大特色。
相對於那,北部則以平穩旋律、說唱性強且易學易演著稱,而各自擁有的板式更是豐富多樣,有慢板、中板、快板散板,以及哭腔斷工腔等多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1906年,“落地唱書”從茶樓酒肆搬上了舞台,並成为了早期越剧“小歌班”的雏形。在这个阶段,由于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化,也出现了生旦丑等不同的角色分配,使得表演形式更加复杂,同时也增添了更多艺术表现力。此外,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只使用竹制尺板和笃鼓敲打节奏,这一点也体现出越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而这段历史也是现代越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