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演员刘觉如同落地的书香悠扬传唱

越剧,源自20世纪初的浙江嵊县(今嵊州),起初简陋,伴奏以笃鼓檀板,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后遍及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中国地方剧种中历史最短的一支。1916年,它迁至上海,与绍剧合流,将其唱腔融入自身,同时吸收京剧舞蹈艺术,为自己增添了一份别名——绍兴文戏。在那时,以演绎历史题材为主,艺人全为男性,“男班”便成为了代名词。直至1923年,“文武女班”成立,由女性演员组成,这一时期绍兴文戏也逐渐成为两班并存的称谓。抗战期间,在上海发展壮大的是“女班”,其中有姚水娟、筱丹桂和尹桂芳等知名演员,他们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作品著称,而“男班”的角色则逐渐被淘汰。

越剧之声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丰富,其中金芝堂创造了独特的“落地唱书调”,而施银花与琴师合作创立了四工调。这两种调式随着袁雪芬和范瑞娟于上世纪40年代前期在《香妃》和《梁祝哀史》的表演中对之改进,最终形成了主导越剧风格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并分化出不同的流派。1945年,袁雪芬倡导学习话剧昆曲,对越剧进行革新。此后,一系列杰出的艺术家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高丽仙子以及十姐妹共同奠定了女子越剧旦角的地位。而男子方面,则有屠杏花、小竺素娥马樟华等人辉煌发挥。

更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的越剧十姐妹,即由袁雪芬领衔,以义演《山河恋》震惊一方。这次联合表演不仅是艺术上的突破,也引起党内外对地方戏曲乃至整个文化领域重视。在这股潮流中,还有一些卓绝的人物,如王文娟,她以扮饰林黛玉闻名于世,其所创立的王派影响深远,并且她的作品被拍摄成彩色电影,使其影响力触及更广泛。

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新的面孔,如茅威涛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方亚芬吴凤花陈飞萧雅陈颖韩婷婷华怡青王君安胡敏华章瑞虹他们已经深受观众喜爱。而各大团体,如浙江的小百花团和上海红楼团,都因其独特风格获得赞誉;浙江省级专业集体——浙江越劇團则因坚持男女合璞拍摄电视版传承而受到肯定。(摘自《深圳特区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