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女子文戏科班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被后人称颂的辉煌篇章——新凤舞台。它诞生于1929年的7月,由嵊县大洋村的刘夏玖先生倾心创办,最初设立于黄泽镇老油车。在这片古朴而宁静的地方,一群年轻艺人们聚集,梦想着将传统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当时,任培根老师担任教书之职,而钟加昌先生则是他的助手,他们共同孕育了这一艺术宝库。这些学徒不仅来自刘、任两家的女儿,还有邻里中的许多年轻才女。她们入科之后,便开始了独立生活,不仅要自理食宿,还要轮流供给师傅膳食,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无疑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然而,当时任培根老师并没有上过台演戏,他只是一个“落地唱书”艺人的传人,因此在教学方面,他更多的是通过唱词笔录来教授学生。这让学生们只能背诵唱词,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表演练习。当他们在“串红台”上轮流背诵唱词时,观众们看起来既笑也哭,这场面引起了一些讽刺和批评,使得科班一度陷入困境。
但命运总是在转弯处等待着改变。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镇上布店老板钟庆云聘请金荣水老师执教。金老师对身段、表情、台步、手姿等基本功有着极高要求,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成功地改变了科班的情况,让演出反映出了明显的改善。此后,由俞传真先生担任领班,他们带领团队在嵊县、新昌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演出。
这种合作共赢的心态,也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师傅、后场和领班三者共同评议,然后再分成。这不仅激发了大家工作上的积极性,也为每位艺人提供了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一年后的某个时候,每位艺人都能获得三四十元包银,这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1931年,那位锐意进取的人物竺荣昌买下科班,将其带到宁波,更名为“锦新舞台”。随后,“锦新舞台”又在宁波、余姚和慈溪一带展开了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最终散去。但是,它留给世间的一切美好回忆,以及那些被时间雕琢成为传奇的人才,如李艳芳(时髦牌)、魏素云、小旦叶彩金和王明珠,以及老生俞汉香、小丑袁金仙等,都成为了中国越剧史上的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