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竹琴,女演员,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多才多艺的表演风格,在越剧领域享有盛名。1921年3月26日,她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沃基村。邢竹琴不仅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还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第三届文代会代表的称号。
1931年春,她进入了黄泽越新舞台,与王杏花、孙妙凤等同龄学艺。在科班期间,尽管年龄最小,但她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不仅能饰演童生角色,还能够担任花旦、小生、小丑、大面等各个行当角色,被赞誉为“小百搭”、“神童小生”。她的口才与即兴编词能力也让人称道,即被比喻为“女秀才”。
随后,她参与了上海的演出,并逐渐成长为一位顶尖的花旦。她与竺素娥合作,首次在天香大戏院上演《盘妻索妻》,这部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尹派名剧中的经典之作。此外,她还与其他著名的小生如王水花、李艳芳、张桂莲等合作,共同创造了一系列改革新戏,如《黑暗天堂》、《筱丹桂记》等。
解放前夕,邢竹琴以其卓越的艺术水平,为百代、丽歌、大中华等唱片公司灌录了许多唱片,其中包括《洞房离别夜》、《来日方长》、《桂花亭》、《孤女血泪》及《赵五娘》的独唱版本,以及与其他知名艺术家的合唱作品。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编导,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和现代化改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0年代后期,邢竹琴开始涉足导演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她继续培养新人,为越剧界注入新的活力。她的一生都充满了对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的探索,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