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舞台:绍兴女子文戏科班的传奇
在1930年的春天,嵊县大昆村的邢惠彬先生出资,崇仁镇的裘光贤先生担任班主,在崇仁戒德寺创办了名为“高升舞台”的绍兴女子文戏科班。该班共招收24名学徒,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越剧名伶的钱春凤(筱丹桂)和马亦琴等人。
根据当时签订的文书,学艺期限为四年,每位学员都必须自愿入科学戏,并承诺不中途离队。如果有违反的话,则需承担所有损失,并听从班主和师傅的管教。在此期间,班主负责传授艺技、供给膳宿,并发放包银作为生活费。此外,还有一套严格的班规,其中男女交往受到严密监控,以确保学员们能够保持清白。
高升舞台聘请了多位知名老师进行指导,其中包括喻传海、应方义等文戏师傅,以及竺小忠、钱伯森等武戏师傅。首次上演的是《仁义缘》,随后又演出了《碧玉簪》、《百花台》、《玉蜻蜓》、《双金花》等多部经典剧目。此外,还有《嘉兴府》、《四杰村》以及《双龙会》的表演,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越剧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尽管原计划是四年一期,但由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最终提前开始公演活动。这使得培养出的越剧人才得到了更广泛的大众认可。其中最著名的是花旦筱丹桂、小生张湘卿、马亦琴,以及老生筱灵凤和商芳臣。他们以其卓越的表演能力,为越剧艺术增添了一抹色彩。
裘光贤先生不仅在戒德寺开办了“高升舞台”,还相继创办了小高升、新高升二期科班。在这些学校里,也培养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如张茵、钱鑫培、玉牡丹、鲍玲贞、高杏琴等人,他们也对越剧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高升舞台”不仅是一个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更是新时代我们追忆过去与期待未来的象征,它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地平线。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与成长的人们,他们所留下的足迹,就像是一道道闪耀着岁月光辉的小路,让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