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竹琴,浙江嵊县沃基村人,女演员。1921年3月26日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三届文代会代表。她是越剧十大名曲中的领唱者,被誉为“小百搭”,有“神童小生”之称。
1931年春,她进黄泽越新舞台,与王杏花、孙妙凤等同科学习业师金荣水。在科班期间,她除多演童生角色外,还演花旦、小生、小丑、大面等行当角色,被称为“小百搭”,又有“神童小生”之誉。她善讲故事,即兴押韵编唱词,姐妹们又称她为“女秀才”。1932年初,她随科班到上海演出。此后,以小生应行搭班演出于绍兴、诸暨、宁波一带。
14岁时,她改唱花旦,并与姚水娟搭档多年。1939年7月姚水娟离开后,她擢升头肩旦,与竺素娥搭档继演于天香戏院。11月,以头牌挑梁,与邢湘麟搭档在南洋戏院上 演。1940年1月,再次以二牌身份与尹桂芳合作半年后,又与竺素娥重组团队至1941年10月。在此期间,他们在天香和南洋的表演最受欢迎,并出版了《邢竹琴专集》。
她的代表作之一是《盘妻索妻》,首次在1939年的9月20日由她和竺素娥在天香大戏院首演。此后,她继续与范瑞娟合作,在天潼戏院上 diễn约半年。此间,由她领衔的团队先后与王水花、李艳芳、何丽华(邢月芳)、张桂莲、高英(陆锦花)等艺人合作,在大来、三峡、新派亚等剧场上 演改革新剧,如《黑暗天堂》、《筱丹桂记》(爆满100余场)等时装戲。
她的能役尤其突出,以旦角男装戲见长,如女扮男装的孟丽君、苏小妹、高宝钗(蔡兰英)、祝英台等角色。她还参与录制了多首歌曲,其中包括《洞房离别夜》、《来日方长》,以及与商芳臣合作的《桂花亭》,以及与王水花合作的《孤女血泪》、《赵五娘》、《秦雪梅书房会》、《盘妻索妻》的录音作品。
1950年代初期,参加复兴越剧团,并任嘉兴市越剧团团长及主要演员直至1955年的退休。在这段时间里,她致力于推广合体男女共享表面的艺术形式,为该团创造了一种独特风格,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生活。这位不仅是一位优秀表达者的同时,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编导和制作人,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比如整理传统古典劇目,如十二本连续劇《安邦定国志》(碧桃庵产子),京劇移植作品《贩马记》,还有與顾锡东共同創作的大型现代劇話題性強的小戲如: 《燕归楼》(古裝悲劇)。
80年代之后,虽然正式退出舞台,但仍然参与一些導導工作,並且積極培养後進,這些都讓她受到眾人的尊敬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