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梅朱巧凤的倩影越剧旦行演员她的名声滑稽越剧王老虎抢亲全剧皆是她的舞台

朱巧凤,原名小白玉梅,以越剧旦行闻名。生于上海,自幼随父学戏,因“金嗓子”之称而显赫。她首次登台客串,与男班老生童正初合演《武家坡》,一炮打响。此后与男小生高月升合作演出《关王会》,再次受欢迎。于是,她随父戏班于得意茶楼正式挂牌演出,声誉日隆。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小白玉梅与多位搭档共同演出了绍兴文戏,与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等小生,以及姚月明、张桂凤、徐天红等老生合作频繁。在这期间,她在杭、嘉、湖地区的各大剧院如宁波中山公园剧院、杭州大世界剧院、新世界剧院及万国、新都、高通商等地均有精彩表演。

1951年秋,她参加了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义演,并在1952年任青山越剧团副团长。在1953年的振奋越剧团中担任主要演员和艺委会副主任。此外,她还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从1960年起调至上海越剧院学馆担任主教老师直至退休。

1976年后,小白玉梅继续为新设立的上海越劇院學館和上海市戲曲學校的越劇班教课。她擅长各种角色,不仅唱功出色,还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她的拿手戏包括《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陈三两》中的陈三两、《箍桶记》中的九斤姑娘、《赖婚记》中的陈氏以及《断太后》中的李太后等。

在教学方面,小白玉梅深受同行尊敬。她曾指导过多位著名女伶,如王文娟和戚雅仙,并亲授祭文调给戚派名角。在她指導下,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如史济华、小云霞、大静也成長為了著名的戲曲藝術家。而她的教学成果,在1959年的上海市青年演员汇展上获得了奖励。

解放后的许多时期,小白玉梅仍然保持着其艺术水平并对新的几代人进行传承教育。这份贡献使她成为中国戏迷协会的一员,并且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此外,她还参与到了中国同盟组织,并曾是上海戲迷協會理事之一。2004年,小白玉梅去世,但她的传奇故事仍旧激励着每一位爱好者们追求卓越的心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