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风越剧团如同公园中的翅膀展现在7花园会上它的每个动作都像是在和风中舞动

在1949年,虎风越剧团与月峰越剧团携手,在舟山六横岛的演出中,被87军收纳后并于沈家门合并,更名为虎风越剧团。1950年春,随军撤退至台北夏都丽戏院首演《卧薪尝胆》,但由于丢失了行头和服饰,只能以长衫裤上台,且语言差异导致了不佳的表现。然而,这次失败并未阻止姐妹们追求梦想,他们精心改编剧本、制作新装备,并在永安大戏院再次上演《卧薪尝胆》十多天,观众席无一空位,从而奠定了越剧在台湾的基础。

随后的岁月里,该团奉命在驻军及地方居民中表演,但由军队归属所带来的限制,使得艺术发展受限,最终于1952年脱离军队成为民间团体。该团拥有吴燕丽、张丽云、魏水云等知名演员,以及李琴飞、葛少华等小生;刘宝宝、小丑喇叭花,以及俞少芳、高赛芳等老生。常规作品包括《珍珠塔》、《龙凤锁》、《二度梅》、《十美图》、《孟丽君》,展现传统戏曲的精髓。

成立于1952年的中华越剧团,是“虎风”解散后的部分成员组成,以吴燕丽、张丽云、魏水云为代表的小旦,加上李琴飞和葛少华的小生,以及刘宝宝和喇叭花的小丑。此外还有俞少芳、高赛芳等老生的支持。在艺术上的创新,如倒叙手法,让观众享受到新的视听体验。而吴燕丽则以自编自导自演的《红娘》,被誉为“越剧皇后”,其成功也让人对这门艺术形式产生了新的兴趣。

随着时间流逝,尽管有更多作品如《碧玉簪》、《玉蜻蜓》、《双珠凤》的呈现,但由于年龄增长以及缺乏新血液,一场又一场的表演最终只能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不得不宣告解散。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