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虎风越剧团与月峰越剧团携手并进,凭借李琴飞、张丽云和魏水云等人的卓越演绎,在舟山六横岛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随后,他们被87军收纳,并于1950年春随军撤退至台北夏都丽戏院首演《卧薪尝胆》。然而,由于行头丢失,演员不得不穿长衫上台,以国语表演,这一初次尝试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面对挑战,姐妹们没有放弃,而是精心准备新版《卧薪尝胆》,增添舞美灯光,并由吴燕丽饰西施、朱凤卿饰范蠡、宋天飞饰勾践、吴菊英饰东施。这次再度在永安大戏院连续10多天成功吸引观众,使得越剧开始在台湾根深蒂固。
之后,虎风越剧团继续为驻军和群众表演,但由于归属军队限制,他们的艺术发展受限,最终在1952年脱离军队成为民间团体。在这一时期,该团以传统戏如《珍珠塔》、《龙凤锁》、《二度梅》著称,同时也推出了一些创新作品,如《黄金梦》、《北地王》等。
该团成员包括吴燕丽(小旦)、张丽云(小旦)、魏水云(小旦)、李琴飞(小生)、葛少华(小生)等,他们致力于通过电影倒叙和插叙技巧来丰富故事线索。此外,该团还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如三对生旦合演的《玉堂春》,增加了新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尤其是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红娘》中,吴燕丽以她的独特方式塑造了红娘角色,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让越剧进一步站稳脚跟。从此,她们不仅在“红楼”、“大华”、“美都丽”、“永安”等主要剧院连续爆满,还被邀请到官方的大型场所进行表演,如阳明山研究院,即使蒋介石及其官僚们也曾欣赏过她们的作品。但随着时间流逝,加之年龄增长以及缺乏新一代继承人,最终导致该团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