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古老而又神秘的传统戏曲中,有一部名为《秦雪梅》的越剧作品,它以明代传奇《商辂三元记》为源头,讲述了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秦雪梅,是翰林秦国政之女,从小便被安排与户部尚书商荣之子商淋成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门沦落,而秦府却依旧保持其高贵的地位。
当商淋前往秦府投亲时,他被命令进入后园书房读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雪梅来到书房与商淋相遇。随后, 商淋深受思念之苦,不得不离开秦府。而他病情日益重复,他的母亲和丫鬟爱玉假扮成了雪梅,以此来陪伴他度过最后几个月。
数月之后,当消息传来说商淋去世时,雪梅闻讯后,即刻决定穿上孝服前往商家吊祭。她哭得如此悲痛,以至于昏厥过去。在灵魂出窍的一瞬间,她游历了十个地府,并最终在南天门与青衣童子相会,最终明白自己和商淋是金童玉女下凡,这三世夫妻注定不能团聚。
醒来的她继续守节,不回娘家,与爱玉姐妹相称。而她的父亲国政坚持要将她许配给杭州府尹陶荣,但雪梅用血书向皇帝申诉,最终皇帝责备了国政并安慰了她。此后,她照顾着生下的遗腹子,将其养大,使其成为状元,并最终娶上了三公主,这也使得她和爱玉同获诰封。
这部越剧可以演两本,一般由女子越剧艺术家如王杏花、袁雪芬等擅长表演。20世纪40年代前期,由上海益民书局出版的小剧本至今仍存留。这份文化瑰宝,也曾被刘金玉、王杏花口述,并由上海市传统剧目编辑委员会整理,在《传统剧目汇编》中收录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
在这个故事里,还有两个著名的情节,《秦雪梅吊孝》和《训子》,它们都是越剧中的经典折子戏。在《吊孝》中,我们看到沉痛场面:死去丈夫抱恨而逝后的男主角,其妻身穿孝服前往吊唁,在无尽的泪水中失去了知觉,而灵魂回到人间,却再次见证了自己的孤独与哀伤。在《训子》中,则描绘了一个母爱无边的情景:儿子的顽皮行为激怒母亲,她用剪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索,要寻找绝路,而年幼的心智无法理解这一切,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心碎。
这些细腻的情感展现,以及对生活细微动态捕捉,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时代,可以感受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