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越剧团的前身是浙江省宁波市越剧二团,成立于1957年,由民间职业剧团“五一”剧团改制而来。为了丰富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职工的文化生活,1959年9月,该团在经与浙江省文化局协商后,被调往新疆,并正式成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队越剧团。该队伍由上海前往新疆,途中在尾亚车站附近进行了五场演出,其精彩的表演深受当地观众青睐。这次演出不仅是那座荒漠小镇上第一次大型戏曲活动,也展示了艺术家的专业水平和对环境适应能力。
该队伍凭借其完整的人物阵容和多才多艺的演员,为各个农牧场及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喀什等地的各族群众带去了一场盛大的越剧盛宴。他们通过慰问性的表演,不断地走遍天山南北,为远方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时光。
该集团拥有多位才华横溢的主角,如潘瑞莲(花旦)、潘月楼(旦)、梁天红(旦)、陈菊青(旦)等,他们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杨立贝》、《云中落绣鞋》等。此外,还有俞生凤(生)、潘少楼(生)、魏月萍(小生)等人,他们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将这些传统故事推向新的高度。
编剧樊篱、导演范志祥以及舞美设计邬长贵,他们三个人共同创造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世界,让每一次表演都成为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而高立清根据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编写的小说《王子与公主》,也成功将这个故事搬上了越剧舞台,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赢得了广泛好评。
为了培养下一代艺术家,该集团还设立了三个学员班级,即“艳”字辈、“鸣”字辈,以及第三批未及排字便于1965年7月被分配到农业第一师工作并更名为农一师越剧团。然而,这支传奇之队最终在1969年的3月15日宣告解散,但其精神和影响力仍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