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艺术家徐玉兰的灵魂朱素芳以生行演员之姿绽放

朱素芳,越剧艺术家,以生行演员的身份在京城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绍兴县人,她以“上海小包公”著称于世。1945年5月,她踏入了上海鸿声舞台科班,接受了三年严格的艺考训练。在那段时间里,她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潜力。

1948年2月,朱素芳毕业后加入醒狮越艺社,并担任副团长一职。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她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1951年2月,她加盟了上海新新越剧团,在那里她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活动,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华东地区文艺汇演上的二等奖。

1952年的春节之际,朱素芳在全文艺界春节竞赛中再次荣获二等奖,这一次她的老生表演更是被誉为“巧艺多才、演戏专家”。不久之后,她被任命为上海更胜越剧团团长,一直担任至今。

在这段时间里,更胜越剧团有幸访问过天台(由天台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坤元精心组织),并且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共同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古装剧《杨柳青》、《岳飞》、《水晶宫》、《三勘蝴蝶梦》以及现代戏《槐树庄》、《洪湖赤卫队》、《霓虹灯下的哨兵》、《血泪荡》、《芦荡火种》及《雷锋》,这些作品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越剧艺术的认识。

更胜剧团到访天台期间,他们共吸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共19名,并且每隔几年就会回到上海进行交流和展示。此外,他们还参加过多场重要比赛,如1963年的浙江省文化厅清唱大赛,他们凭借一曲《岳飞叹月》(扮演岳飞)荣获一等奖。

1977年后,更胜越剧团改名为天台越剧团,不仅男女合演,而且实行更加开放和自由的人物塑造。这时期他们推出了许多影响力颇大的作品,如《祥林嫂》、《追鱼》,这些作品也成为了该时代最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之一。

到了1982年,小百花文艺会演上,他们又展现了一番新的风采,其中周笑天获得优秀小百花奖,而徐爱武则获小百花奖。这标志着他们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女性角色尤其是她们所扮饰出来的情感细腻描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她们重新占据了舞台中心位置。

1992年,当更多青年接班人逐渐崭露头角时,天台越剧团正式停止运作。但是对于那些曾经见证过她光彩夺目的岁月的人来说,那些回忆将永远珍贵如初。而2018年3月4日,即戊戌正月十七日早晨3时10分,我们失去了这位传奇人物——朱素芳。她走完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个章节,但她的名字依然悬挂在我们的心间,被历史铭记而永恒。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