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传承新昌越剧团的周代儒家音乐之韵

1950年新昌县文化馆将回乡越剧艺人聚集成姊妹班,馆长吕家振委托新昌中学教师林丁担任艺术指导,为她们精心排演了《信陵公子》、《玉面狼》等配合时代背景的新越剧。随后,又创作并改编了《皇帝与妓女》,在地区会演中获奖,并因而被命名为新昌越剧实验剧团。林丁不仅成为团长兼编导,还从新中调至剧团工作,这标志着文化人与旧艺人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此期间,演员黄香娟、叶笑笑以及经典戏目如《何文秀》、《梁祝》、《杨乃武与小白菜》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杨乃武》的表演曾获得前省长周建人的赞赏,并成功在杭州举行公演。

1959年,剧团被调往宁波进行改组,更名为宁波地区越剧团。在这段时间里,1962年新昌县再次重建自己的越剧团,以戏校学生为主要成员,他们虽然年龄较轻,但充满活力和进取心。1964年,在宁波地区会演中,以改编自现实生活的小品《红色宣传员》独占鳌头,并有幸参加浙江省现代戏会演。这一时期,不仅涌现出许多新的作品,如《谢瑶环》、《双阳公主》、《王昭君》,同时也培养出了蒋雪芹、陈明明、罗水娟等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戏曲界遭到了严重打压,最终导致了该舞台艺术形式的解体。

然而,在1977年的春天,一股新的生命力开始蠢动,当时恢复了对越剧团队的管理和支持,再次招募了一些优秀人才,如青年歌唱家蒋雪芹等。此外,为了提升整体水平,又吸纳了一批高中女生,如王玲君、吴秋芹、陈秀英加入队伍。在1979年的某个历史节点上,《钗头凤》的绝妙表现在会演中获得了荣誉,并由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特邀赴上海进行公开表演,这让人们惊叹于山村之中的金凤凰竟然飞升至城市之巅。而最终,该梦想般的存在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告别世间。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将永远铭记于心。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