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卢时俊,身为一名二级编剧,从浙江嵊县城关镇出生于1934年11月。1950年,我怀揣着对越剧的热爱,考入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学习戏曲艺术。在那段时间里,我深刻理解到越剧的精髓和艺术魅力。
随后,在1955年,我在上海越剧院担任了一团干事的职务,而1956年,被上海市文化局派往少壮越剧团担任辅导员。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以至于在1958年,就被提升为上海市青年越剧团的艺术指导员。
我的学识与经验让我有幸进入1960年的首届戏曲编导进修班,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那里,我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于戏曲编导技艺的掌握,并将所学应用到了实践中。
退休前夕,我的工作遍布于编写、学馆编研组长、创作研究室秘书、教育辅导部主任、艺术研究室主任等多个岗位。我不仅致力于创作新作品,还投身史志工作,对《中国戏曲志·上海卷》进行特邀编辑,并与高义龙合作主编了《上海越剧志》及《重新走向辉煌》(关于越劇改革50周年的一系列论文集)。
在一段光荣而又充满挑战的时期——从1958至1966年的十几年间,我参与创作或改写了超过十部经典之作,如《荀灌娘》、《摇篮曲》、《雷锋的童年》,这些作品分别由著名演出团体如上海市青年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学馆上演。
70年代起,教学和艺术研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主持并撰写了一本关于音韵方面的专著——《 越劇音韻》,这是一项对传统语音深度挖掘与创新的大型项目。而且,在此期间发表的心得文章达到了60万字以上,其中包括诸如《新 越劇 的历史功勋》、《 越劇 语音改革发展及存在问题浅谈》以及对张云霞演唱风格的一篇评论文章等。
这一切努力并未逃脱认可:两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更获得1988年的全国文艺集成志书表彰大会上的特殊奖项。这份荣誉是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以及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小组联合颁发,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个记忆。此外,与高义龙合作出版发行的 《 上海 越劇 志 》 在2000年度还获得了中国文联授予优秀出版物奖项之一。
目前,作为顾问兼委员,以及1998年度被聘请成为 《 中国 越劇 大考》的 编委会成员之一,这些角色都让我有机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门古老而又现代化美丽话题——即我们共同喜爱的小众但独具魅力的 《 越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