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越剧团简单的越剧入门

在那个充满希望的1950年,新昌县文化馆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计划——组建一支由回乡越剧艺人组成的姊妹班。馆长吕家振委托了林丁老师,这位杰出的教师不仅是新昌中学的一员,也被任命为艺术指导。他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女演员排练了《信陵公子》、《玉面狼》等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的新越剧作品。这不仅提升了女演员们的专业水平,还让她们有机会在地区会演中展现自我,甚至赢得了一些奖项。在这样的成功后,该团就被正式命名为新昌越剧实验剧团,而林丁老师则成为团长兼编导,他和这些传统艺人的合作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一个佳话。

黄香娟、叶笑笑等众多才华横溢的演员,他们与经典剧目如《何文秀》、《梁祝》、《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完美融合,让观众们赞叹不已。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精彩表演曾获得前省长周建人的高度评价,并因此在杭州举办了一场特别公演。

然而,在1959年,这支精英团队便转往宁波,被重新组建成了宁波地区越剧团。一段时间之后,1962年,随着历史轮回,一支全新的新昌越剧团再次成立,由戏校学生构成,这批青涩而又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很快就在艺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以改编版《红色宣传员》赢得了宁波地区会演第一名,并且荣获参加浙江省现代戏会 演的殊荣。这一时期,不仅推出了许多崭新的故事,如《谢瑶环》、《双阳公主》、《王昭君》,还孕育出了一大批未来巨星,如蒋雪芹、陈明明、罗水娟。

但是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中,“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剧团也像其他许多艺术机构一样,最终解体。不幸中的万幸,在1977年的某个日子里,新昌越剧团重生,它招收了一批青年力量,其中包括蒋雪芹等人。此后,又一次重整旗鼓于1978年,当时他们吸纳了一群高中生的才女,如王玲君、吴秋芹、陈秀英,以提高整个集体的素质。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1979年的某个春天,那部改编自古代小说《钗头凤》的同名戏曲在会演中脱颖而出,并受邀赴上海进行首都之旅。那里的市级艺术机构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座谈会议,与来自各地各类表达形式的人士交流心得,使得这一山村里的姑娘们竟然“飞出金凰”。尽管如此,这份光辉瞬间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该劇團再次迎来了解散。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