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年(1904——1983),原名刘善云、刘磊,字四明山樵,是一位杰出的越剧画师。出生于浙江宁波,他的绘画之路始于童年,在父母的指导下逐渐展现出其天赋。在1916年的小学毕业后,刘松年随父亲进入北平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刘松年迈向上海,一直在那里学习古代绘画达两年时间。随后,他返回家乡宁波,在当地开设商业广告业务,为他的艺术道路增添了一抹现实主义色彩。然而,不久之后,他又重返上海,并陆续加入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担任画师职务。这段时期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让他对于戏曲舞台美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44年,刘松年成为丹桂越剧团的一员,以此为契机,他开始专注于越剧布景设计。此举不仅丰富了他在专业领域的经验,也提升了他的技术水平,使得他成为越剧界不可多得的高超技艺者之一。1952年的转入少壮越剧团标志着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那里的工作一直持续到退休。
除了家传而来的绘画技巧, 刘松年的长处还在于其积累过多年的从事戏曲舞台美术工作所获得的心智和技能。他以娴熟高超的手法将场景带入生活,将生命赋予作品,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在1962年的一次特别活动中,当场挥毫泼墨创作一幅虎形象,它既真实又充满活力,让师生们赞叹不已。
作为一位热爱本行、不争名利的人物,刘松年的品格赢得同行尊敬与钦佩。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生的艺术贡献,以及无尽的人文关怀。这份历史记忆被收录在《中国越剧大典》中,对后人的启迪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