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年(1904——1983),原名刘善云,字四明山樵,是一位杰出的越剧画师。他出生于浙江宁波,自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6年中学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并随父亲进入北平的戏剧界,从事绘制戏曲背景的工作。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锻炼出了自己的绘画技巧。
1930年,刘松年来到上海,在这里他深入学习古代美术,并且在商业广告领域也展现了他的才华。两年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专业艺术家的决心。1938年,他重返家乡宁波,在这里继续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1944年,刘松年加入丹桂越剧团担任布景设计,这标志着他正式走上了越剧界的舞台。他在这个岗位上表现出色,不仅因为他的技术娴熟,更因为他对戏曲美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几年的努力之后,他转到了玉兰越剧团,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才。
1952年,刘松年加入少壮越剧团,一直工作至退休。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还为同行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分享。在1962年的某个特别场合,他接受邀请前往上海戏剧学院,为舞美系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绘画示范课。在现场挥毫泼墨的一幅虎形象鲜活、气韵飞扬,让在场师生都被其卓绝技艺所打动。
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士,刘松年并不追求虚拟荣誉,而是以其卓著之功受人尊敬。这份简洁而又充满力量的人物风貌,也正是《中国越剧大典》中记载下来的真实写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