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金玉良缘唱段中的刘松年越剧画师的艺术探索

刘松年(1904——1983),原名刘善云、刘磊,字四明山樵,是一位杰出的越剧画师。他出生于浙江宁波,自小接触绘画,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在1916年小学毕业后,他随父前往北平,从事戏剧界的画景工作。1930年,他迁居上海,在那里学习古代绘画两年的时间。

随后,他回到家乡宁波,在宁波开明街开设了一家商业广告店。在这里,他不仅展现了自己对美术的热情,也锻炼了自己在商业领域中的技能。1938年,再次来到上海,这一次他加入到了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担任了一名专业的画师。

1944年,他加入丹桂越剧团,负责为表演创作布景设计。几年后,他转投玉兰越剧团,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精彩纷呈的场面。1952年,进入少壮越剧团,一直服务至退休。这段时间里,不仅他深化了对绘画技巧的掌握,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又充满创新,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达到了高超境界。他曾被邀请到上海戏剧学院授课,对学生们展示他的绘画技艺。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就在1962年的某个日子间,当着全体师生的目光下,一幅虎形象瞬间诞生,它以其气势和生命力震撼了一切人心。

除了职业上的成就外,刘松年的品性也让人敬佩。他本身是一位谦逊且内敛的人,对待生活总是持一种淡然态度,不追求名利,只愿意沉浸于艺术之中与同行交流思想与感悟。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同行及社会各界人的尊重和赞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国越剧大典》这部著作中找到更多详细信息,该书由中国越剧大典编委会编著,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共同出版,并于2006年9月问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