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姐妹介绍舞美之巅浦菊初虚实交融的道具大师

浦菊初(1920-1994),是一位在越剧领域内以其创新性的道具技艺而著称的艺术家。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后桥镇,他从小便对戏曲道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上海鸿生灯彩店的学徒生活中,浦菊初不仅学习了基础的灯光技术,还开始接触到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制作,这为他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浦菊初加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并随后转到了上海越剧院。在那里,他担任道具组组长一职。这段时间里,浦菊初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对传统纸扎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通过不断试验和创新,最终成功地将大型道具中的龙椅、古代椅子、台子等改造成使用纸浆和立粉制成的模仿品。这种方法既节省时间又减轻搬运重负,使得越剧舞台上的装饰更加轻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演出效果。

此外,在处理小型道具方面,浦菊初同样展现出了他的创造力。他将花瓶、玻璃杯、酒壶等实际物品替换为由纸浆脱胎或纸板制作而成的仿真品。此举不仅简化了制作过程,而且还能营造出更真实自然的人物互动场景。

为了普及这一新技术,浦菊初与同事们共同编写了一套详细的手册,该手册包括纸浆法、立粉法、纸扎法、脱胎法以及刻版法等多种制作方法。这些方法形成了一种独特且高效的越剧道具制作体系,它们以轻巧美观、高质量牢固和高度相似性著称。此外,由于其卓越贡献,被评选为上海市文化局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表彰。

1975年5月,浦菊 初调往上海市舞蹈学校工作,此时他的经验和知识已经渗透到了更多人身上,并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1980年12月,他正式退休,但他的作品和思想仍然激励着新的一代艺术家继续前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