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7年的上海,一场关于越剧未来和演员福祉的大戏即将上演。袁雪芬,一个病痛缠身的越剧名伶,意识到这个传统艺术形势危急。她提出了成立自己的剧场和培养新一代的计划,并赢得了越剧界其他著名演员的支持。
七月二十九日,在四马路大西洋菜社,这群志同道合的姐妹们集体商议了联合义演的事宜。为了增强事项的正式性,他们请来了平衡律师起草了一份合同。这份合同中写明了共同发扬新越剧、谋求同仁福利以及组织公司、建造新型剧场等目的。最终,有10位演员签署了这份合同,被后人称为“十姐妹”。
他们选择了一出名作《山河恋》作为联合义演的开篇角色分配采用抓阄和导演指定两种方法进行,并在炎热夏天自费制作服装、自备车费投入排练。在八月十八日,各大报纸发布了由十姐妹署名的一则醒目启事,宣布从次日开始在黄金大戏院举行联合公演。
然而,不料,在公益活动即将开始时,一纸勒令让整个计划陷入困境。社会局以手续不完备为理由要求停止所有活动。但是,由于当时正值杜月笙60岁寿辰庆典,而他与吴开先有着特殊关系,最终经过袁雪芬等人的据理力争,最终成功说动吴开先撤销停 演令,《山河恋》顺利上映。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示了这群女伶坚定的团结精神,也凸显了她们对传统艺术未来的关切及对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努力。而这些行动也成为了推动越剧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