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尹树春,一位深受喜爱的越剧小生。最初,她以名为尹仙凤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时她还是浙江省嵊县四明乡上江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女孩。在1933年,她踏入了阳春舞台开始学习戏曲艺术,师从钟加昌和金荣水这两位资深艺人。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就以一场精彩绝伦的《御碑亭》而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随后,她继续学习并与同科旦角胡梅珍合作,共同在嵊县、绍兴、上虞等地的小型农村剧院上演出。她们一起表演了多部经典剧目,如《十八相送》、《回十八》,这些都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作品。
毕业之后,不久于1936年,就已经成为了上海的一家戏院中的头牌演员。而到了1940年1月29日,在上海的大罗天戏院里,她登台亮相,以她的独特风格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此时她的搭档是竺水招和陈素娥,这对旦角小生组合在当时被誉为“最佳拍档”。
接下来数年的时间里,尹树春与多位著名旦角合作,如谢素芳、小白玉梅、黄芝芳、王素琴、玉牡丹、姚素贞、姚水花以及许金彩等。她曾使用过多个不同的戏班名称,如树春越剧团和素春女子越剧社,并且在各种知名戏院如大罗天、天潼、中亚通商红星万国等地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巡回演出。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特别提及的事实:在1947年起至1949年之间,与玉牡丹搭档,他们主要在中华戏院表演新编剧目。这段期间他们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由陶贤编导的新作,其中包括《雨过天晴》、《寒流》、《将门之子》、《尘怨劫》以及《新恒娘》等。
然而,在1950年代初期,由于政治原因,有一些艺术家遭到迫害,而尹树春也不例外。在1957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划分为“反动分子”,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重新获得自由,并被任命为兰州市越剧团团长。
直到1981年,当她带领队伍回到上海光华剧场举行一系列排练的时候,因病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尽管如此,尹树春留给我们的足迹依然让我们铭记着她的卓越贡献,以及她对中国传统艺术——越剧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