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无线话筒的诞生和应用,它在戏剧舞台上的音响设备革新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它的出现,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演出场所,演员们都能清晰地将唱念传递到观众耳畔;它还让表演区域扩展无限,如上海那些文化广场和体育馆都能成为我们的舞台。否则,我们的台词可能被淹没在嘈杂声中,或许连声音也听不见,这对艺术欣赏是个巨大的障碍。在舞台上使用无线话筒,国外早已先行,而国内却因为某些原因迟迟未能开发其应用。直至1974年,一家位于永嘉路文化广场旁边的地处上海华侨胶木厂,在与上海越剧院合作的情况下,成功试制了无线话筒。那一年夏天,当时负责音响效果工作的高立成与试制组人员一起,用满载着无线话筒设备和仪器的大黄鱼车前往虹口区解放剧场。当时,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的现代小戏《半篮花生》正在该剧场上进行表演。就在这次试用中,无线话筒第一次亮相,那个时候扮演主角的是张国华,他成为了第一个尝试使用无线话筒的演员。当初使用时效果并不好,因为无法精确控制声音距离、范围,以及声音质量差,从微弱又模糊的声音,让观众难以接受。为了自身艺术声誉,有些人对此感到恐惧。但是技术人员和音响工作人员坚持攻克这个技术难关,他们一方面向演员解释说服,一方面夜以继日地研究,不断进行调试。这段经历中的张国华很有识别度,不计个人利益,只是一心协助他们。在几轮调节改进后,无线话筒终于走出了实验室。而为了感谢他的支持厂方特意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只专属于他的声音的小巧机器赠予他。此后,不仅如此,无线话筒开始逐渐流传于国内戏曲舞台,其影响力也不断扩散,即使一些经济拮据的小型戏曲团体,也要尽力准备好一套完整的装备。不久之后,在80年代,全中国各地许多剧团纷纷来到上海购买这些装置,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表现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