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绍兴文戏的渊源:越剧故事背后的深邃智慧
绍兴文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经典剧目为开端,成功拓展到了上海,并且迅速壮大。1922年标志着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绍兴文戏时期。这一年,马潮水、王永春等三十多位艺术家,从升平歌舞台独立出来,与黄楚九合作,在上海大世界演出,并将其命名为“绍兴戏”。然而,由于与当时在同一地点演出的另一支绍剧团队可能会引起混淆,不断商议后,最终定名为“绍兴文戏”,以区别于其他类似的表演团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绍興文戲”的名称虽然是在匆忙中确定的,但却恰好符合当时的情况。首先,当时嵊县原是属于紹興府的一部分;其次,小型歌舞团所演绎的是纯粹的文学性质的戏曲,即使偶尔有武打场面,也仅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元素。而到了后来,无论是越剧中的武打动作还是舞蹈,都相比其他剧种更加温柔和接近生活,因此“文学”成为了越剧的一个独特特征之一。
升平歌舞台最初名叫华兴舞台,它位于上海海宁路新疆路口,那里的老板周麟芷、关之羽、王金水和汤美善都是来自嵊州的人们,他们不仅因为对家乡文化的支持而集资翻修这个地方,还看准了这确实是一个赚钱的手段。在翻修期间,他们将小歌班所有艺人都聘请过去,让他们在那里学习提高技艺,并由周麟芷亲自前往嵊州挑选乐师,为小歌班进行音乐上的革新。这些措施对于小歌班来说,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发展,使得艺人们有了一处稳定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如魏梅朵、小丑马阿顺、小生张云标、老生马潮水、大面裘永根和老旦姚方松,这些人被誉为升平歌舞台中的六巨头。但由于受到了流氓分子的骚扰以及内部矛盾导致的问题,1923年,曾对越剧产生过重要影响力的升平歌舞台宣布停业。于是,一批艺术家各自组建不同的队伍,在其他地方继续表演。
到1923年左右,大约还有四个主要的地方常规上演越剧:大世界、蓬莱戲院、新北门第一戲院和新世界。大约到1925年的某个时候,这些除了上述几个地点外,还包括天宝楼、高興樓、大華樓、大同樓、如意樓、高海樓長春樓榮華楼,以及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小世界这样的场所都成了越劇表演的地點。一群艺术家带领着“紹興文戲”的旗帜踏入大世界之后,其它各个表演场合的小型乐队也纷纷效仿,以正式称呼自己为“紹興文戲”。直至1938年女伶在上海逐渐崭露头角并从此开始被称作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