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梅越剧演员生活点滴王文娟95岁日常物品使用情景

我,张咏梅,作为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的主要旦角演员,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江苏盐城。在1984年,当时16岁的我偶然间看到了一则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招生的广告,我心里非常高兴,但当我再往下看时,广告上写着只收上海户口的学员,这让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抱着试试的心,与母亲一起从盐城到上海报考。我在熟人的推荐下,在招考老师面前大胆地先唱了《五女拜寿》中的茅威涛的尹派唱段“请姑娘放心喝下这暖肚汤”,然后用范派小生方雪雯和傅派花旦何英对唱“翠云仗义受了气,含泪劝我把家离”和“不怪小婢心势利,多留只怕惹是非”。我的表现自然轻松,又纯正地展现出了越剧的风味,没有丝毫苏北口音,因此我破例被录取,从而实现了我的越剧梦。

从小,我就喜欢戏曲,并受到父母熏陶。父亲曾在母亲淮剧团里担任琴师和编剧,而母亲是一名著名的淮剧花旦,她经常带着我去看戏。我第一次观看越剧电影《红楼梦》时才11岁,那场景让我爱上了越劇后来竟迷上了它。《碧玉簪》一共连续看8场,《五女拜寿》让我学会了许多流派,所以决定报考越劇,一展歌喉被破格录取也就在情理之中。

进入上海戏校后,我攻读花旦路线,学的是吕瑞英派。在老师谢秀娟教授指导下,我学习基本功,并排练开蒙戏《打金枝》、《穆桂英挂帅》、《九斤姑娘》,以及其他角色。对于表演风格,不矫揉造作,只求纯净朴素有灵气。我牢记并恪守这个"恰如其分”的吕派艺术表演准则。

之后,我在《西厢记》的红娘、《桃李梅》的袁玉梅等角色中展示了自己正宗吕派花旦风格,同时也运用袁、尹、徐三大流派唱腔获得观众好评。在进戏校一年后,与前辈名家袁雪芬交流,她认为我们都是好苗子,有前程远大的潜力。而两年的训练后,我还主演新编神话剧《七叶花》,饰斗蛇妖七叶,在打斗场景中展现出扎实武功技艺。

1997年与赵志刚联袂演出《杨乃武》,饰毕秀姑成功塑造悲恋形象,被誉为"小白菜",深受观众喜爱和专家肯定。而近年来,以活泼开朗聪明机智少女喜剧人物著称,如古装轻喜剧《梅龙镇》中的李凤姐,以及新版《红楼梦》的紫鹃等角色,使得她的艺术成熟度日益提高,无论喜悲都能创新的成功之作,不仅仅是我国优秀传人,更是我个人的一次又一次挑战与成长。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