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形容高瑾越剧团传承古韵绘声绘影

高瑾越剧团由科班出身的高瑾女士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创建。高女士于1966年底移居后重建,重新点燃了越剧艺术的光芒。上演过《梁祝》、《王魁负桂英》、《尤三姐》等经典戏曲,展现了新的唱腔风格,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享受。由于高瑾对新表演艺术的热爱,她将解放后的越剧创新精神带到舞台上,不仅迷惑了许多观众,还赢得了京剧名伶郭小庄、曹复永等人的赞赏。

1985年,高瑾移居加拿大,但她并没有忘记她的梦想。在1992年返回后,她为了重振“高瑾越剧团”,邀请了一批有才华的艺人和导演加入,并特意组织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红楼梦》演出。这次演出不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更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表演风格,被《民生报》誉为“全新行头包装,编导,气派更胜当年”。

尽管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高瑾仍然坚持自己的mission,即弘扬祖国文化并推广越剧。她不仅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台 演出,而且还成立了“中国越剧学会”,致力于研究和传承这门古老而精美的艺术形式。此外,她还开办了 越剧班,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并免费教授技艺,以筹集资金支持未来更多的大型节目。

再兴青年越劇團於1965年9月25日成立,再興青年越劇團筹备会,由周弥弥小姐担任会议召集人,将其组织章程及公演计划草拟完成。經過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表演後,如《打金枝》,於同年的11月10日正式立案成立。该团址位于台北市南京东路五段,由周弥弥担任团长,其目标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振兴和发展越劇艺术。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群体逐渐成熟,他们开始定期举行公开表演,并且吸引到了包括著名艺人们在内的一众观众。在80年代海峡两岸开放之后,该团又多次与来自上海以及其他地区的人才合作进行跨界交流,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两岸之间关于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话题讨论,以及它在不同地区发展中的相互影响。

至今,“再兴青年越劇團”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性强、影响力广泛的小型戏曲社群,它们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使得这个曾经被认为濒临消亡的小微艺术形式得以得到延续。而作为其中最杰出的成员之一——周弥弥,被尊称为“ 越劇皇后”,她的卓绝才能也让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更加鲜活起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