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静徐标新折子戏专场:越剧明星自筹制作,逆袭舞台
在一个充满抱怨的艺术世界里,很多演员都在等待剧团来安排他们的下一出戏。然而,上海越剧院的青年花旦金静和小生徐标新,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自筹资金、自任制作人、自己营销。他们联合推出了《金静、徐标新折子戏专场》,这两晚在逸夫舞台上惊艳登场。
这个机会源于当越剧院的一团团长赵志刚率队去美国巡演时,金静和徐标新抓住空档期策划排演。这次专场不仅包括了戚派经典,如《白蛇传·哭塔》、《庵堂认母》、《苏三起解》,而且还有《祝福·天问》,这是1956年戚雅仙曾经演过,但未留下录像资料的一个名段。在此基础上,金静以戚派唱腔融合了袁(雪芬)派表演艺术的精华,以“祥林嫂”的形象深情展现。
同时,这次专场也凸显了徐标新的才华。他通过长水袖、高难度技巧如甩发等,在《李慧娘·救裴》中刻画出了人物特点,他文武兼备的特点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这整个项目由青年导演王青执导完成。
这对越剧双星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打破了一些传统规则,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他们证明,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环境中,只要有梦想和坚持,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并成功地把握住机遇。这一次,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寻常的一面,而这正是越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所需要的创新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