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静徐标越剧折子戏专场:自筹制作,自担重任
在繁忙的演出日程中,很多戏曲明星都抱怨着缺乏机会,但大多数演员只能耐心等待剧团的安排。然而,上海越剧院的青年花旦金静和小生徐标新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自筹资金、自任制作人、自己营销。这两位年轻艺术家最近在上海举办了《金静、徐标新折子戏专场》,前两晚成功亮相于逸夫舞台。
据了解,当越剧院一团团长赵志刚率队前往美国进行国际交流时,金静和徐标新抓住这个空档机遇,联合策划并排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折子戏专场。这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戚派传统技艺,也融合了袁雪芬派表演艺术的精华,为观众带来了独特视听享受。
专场中的《白蛇传·哭塔》、《庵堂认母》、《苏三起解》等名段均由金静一人主唱,每一处情感流露都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祝福·天问》的重新诠释,这是1956年戚雅仙曾经尝试过但未留下录像资料的一首歌曲。金静以戚派独有的唱腔,将其与袁雪芬派表演艺术完美结合,使得“祥林嫂”的形象更加生动有力。
而作为男主角的徐标新,则在《李慧娘·救裴》的表现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他运用长水袖和甩发等高难度技巧,不仅展示了他文武双全的一面,还让观众对他的个人魅力产生了浓厚兴趣。此次专场由年轻导演王青亲自拍片指导,他对于如何将古典音乐与现代视觉效果相结合展现出极高造诣。
这一次,由两个年轻人掌握命脉并独立组织的大型音乐会,不仅为他们本身增添了一份成就感,更给予整个越剧界带来了一丝新的活力。在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却又充满挑战的行业中,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只要勇敢追求,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记者 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