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与皇甫少华越剧史济华又何人

史济华,上海乃出生之地,是一位深受喜爱的越剧演员。自1954年入读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更名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至今,他以小生的身份展现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在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中担任主要演员,先师承徐派,再向范派学习。他的表演技巧全面,无论是唱腔还是武打,都令人赞叹不已。

1960年的《十一郎》成为了他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以其精湛的文武兼备和绝佳的表现力赢得了观众们的心。多家报刊如《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戏剧》等都对他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将他从“别扭”走向“可听”,最终到达“鼓掌欢迎”的境界。

在《白水滩》的舞台上,他以翻滚、跌倒和耍铜棍等动作展示出了高超的技艺。而与卢成惠合作的一段“洞房成亲”唱腔,也被收录于第一张解放后男女合唱越剧录音中。此外,《祥林嫂》、《龙江颂》、《桃李梅》的主要唱腔,以及其他多个角色,也被广泛传播。

史济华在艺术道路上游刃有余,不仅擅长文武小生,还善于饰丑角。他曾在《盗银壶》中扮演武丑,在《色官审案》中饰官丑,并且还曾经扮演莎格雷克亚悲喜剧中的外国小丑马伏里奥,这样的夸张和幽默风格,让人忍俊不禁。

他主 演过诸多代表作,如穆玉玑、贺老六、马伏里奥、赵唯一及郑则清等角色。在电影作品如《祥林嫂》的宽银幕版以及电视艺术片《秦淮烟云》,以及电视连续剧《济公智破无头案》、《深夜大搜捕》,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形象。同时,他也是中国戏曲协会会员,并曾任职于上海市戏劇家協會主席團委员,以及成为三届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此外,史济华荣获过多项殊荣,如1959年的青年会演最佳男配角奖、1981年首届戲劇節最佳男主角奖、三届戲劇節优秀配角奖及花冠奖、“三新杯”最佳男主角獎,以及1989年首届白玉兰戲劇表現最佳男主角獎等。这一切成就,为他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一抹光彩。

Similar Posts